苏宁转型,不做互联网杀马特
发布时间:2016-01-21浏览量:1659在一个人人都喊着互联网转型的时代,往往充斥着各种打着互联网旗号的杀马特。有的企业选择换一件互联网的外套,可是一进澡堂子就露馅;有的企业选择换一个互联网的发型,而啫喱水失效的时候还是个杀马特。
更多的传统企业,仍然只是试探性的拿营销来试水,既不关皮肉,更没涉及骨髓。
长期以来,我们都很难找到一个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,直到一口气读完了蓝狮子财经出品的《从+互联网到互联网+:苏宁为什么赢》。
走过6年转型路的苏宁,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作为互联网转型观察研究者的一些疑问,对于传统企业的老板与从业者,都显得更具有样本意义。
1你到底拿哪一部分进行互联网化?
在一个互联网杀马特时代,观察一家传统企业,判定真转型还是假转型,其实很简单,只要看看它到底以哪一部分来参与互联网。
苏宁,从6年前开始,就一直在从自己的骨髓深处去挖掘转型的能量。
6年前,苏宁刚刚超越对手,成为中国连锁零售之王。在这种情况下,能够有魄力对自己的核心零售业务开刀,全面拥抱线上互联网,并根据互联网需求来改造自己的所有门店、物流、产业链,围绕互联网需求打造全新的金融、文创服务——
殊为不易!
为什么说大象难转身?规模型企业,赶超对手很容易,而最难否定的是自己。
诺基亚曾经是企业进化的一个大神级的案例,1865年成立,从造纸、橡胶、电缆等传统行业开始,把握住了每一个时代的大势,一直跨越了三个世纪,成为手机之王。但是在面临Android的一统天下之际,稍微迟疑了一下,选择了Windows而不是Android阵营,就在短短几年间陨落。
在蓝狮子新书《从+互联网到互联网+:苏宁为什么赢》中,详细描述了苏宁掌舵人转型中的心路历程,类似诺基亚面对Android的那一迟疑,几乎每时每刻都会发生,苏宁能毫不犹豫、毫不迟疑地走到今天,实在是惊险万分。
其中转型的魄力和勇气,就值得更多的传统企业反思与自省。
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只要在转型过程中,能够时刻清晰地提醒自己,一定要把最核心的零售业务拿出来拥抱互联网,一切又变得简单。
2你到底想告诉谁你想互联网转型?
前几天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消息,其实已经是半年前的事情了,有一家钢铁上市公司,停牌了两个月后,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告,称其董事长打造了一种全新的“互联网+钢铁”模式,要募集十几亿,“具体用于完善和新建电商平台、定制化服务+大数据平台、供应链金融平台”。我顿时惊呆了,我国的互联网程度已经这么高了?连钢铁行业都已经彻底转型互联网了,人家还有大数据呢!
后来一查,公告发布当天,股票大跌了7.86%。因为所谓融资做“互联网+钢铁”,不过是给自己的上下游提供资金服务而已,说的好听点叫供应链金融,说的通俗点叫给老客户放贷。
其实,类似的企业很多。当类似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大趋势开始显现的时候,就是他们表演的时候,但是真正拿来转型的部分,根本就不是自己的核心主体。
这就好比一个病人,生病了不愿意请医生动手术,而是请风水先生到院门外烧纸。
也就是说,这家钢铁公司一样,它压根就不想转型,而只是希望借助互联网转型这个概念,来赚足注意力。
互联网转型,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的案例,但是仔细推敲不难发现,其中99%都是互联网营销的案例。
其实营销的互联网化,根本就不是主动转型,充其量只能算是随大流而已,道理很简单,这是媒体的变革,受众从传统媒体到互联网媒体,营销主战场不转到互联网,那只有打水漂。
互联网转型,被当成一层花哨的包装纸。
在《从+互联网到互联网+:苏宁为什么赢》一书中,我们可以体会到苏宁在互联网的路口,也曾被各种类似的花哨包装纸吸引过注意力,甚至也曾有过短暂的困惑,但是,有一股更大的力量,让苏宁始终坚持自身核心业务的互联网转型,而非单纯的作秀。
经验告诉我们,互联网转型喊得声音最大的,往往是最没有底气的,就像是黑夜之中失去了方向,他们发声,只是需要让外部听见自己的声音。
而苏宁在这6年中,持续在做的一个重要的事情,是在对内部营销互联网转型。
张近东把当年苏宁连锁最核心的精英团队,都调去做苏宁易购,给予苏宁易购无上的特权,以及免除一切经营压力,去保证极高的增长速度。
传统企业转型,内部的问题总比外部的多。相比全新的竞争对手,苏宁针对互联网零售的物流是老大难,苏宁数百亿的大手笔投入,毫不迟疑。在解决问题中,更是采取类似商鞅变法的示范效应,谁解决的了问题,就重用谁。
因此,物流体系的侯恩龙,因为解决物流难题破敌有功,打破了苏宁高管的提拔速度记录,火箭一般几年间从大区负责人直线上升为苏宁云商集团COO。
类似的内部案例很多,以互联网的效率与方式,去决定转型互联网的关键问题,这是苏宁这6年,一直与内部员工沟通的主要语言。
3互联网转型,从骨子里出发
互联网的普及,不过就在十几年间,而在这个大时代面前,几乎每个人、每家企业都想去拥抱互联网。
这毋庸置疑,可是转型的决心和出发点不同,最终的结局也大相径庭。
只有类似苏宁这样的企业,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破釜沉舟的转型之路,从一开始就敢把自己的核心场景搬到互联网上,敢于从骨髓深处出发,去转型。
而绝大多数的企业,在认真尝试互联网转型,尝到了皮肉之痛后,无奈的选择了互联网退缩。
所以说,《从+互联网到互联网+:苏宁为什么赢》不仅是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浪潮中的一个完整案例,在“如何以企业哲学去应对这个变化的世界”的方面,还是企业文化的励志读本。
内容来源:云中漫步